2005.05.06  中國時報
搶救中文 有更根本做法
鄧美玲


由藝文界發起的「搶救國文教育聯盟」,趁五四再度提出鄭重聲明,要求教育部重視學生中文能力大幅滑落的問題。


一位在師資培育系統任教的朋友告訴我說,他的學生已經看不懂余光中的文章;張愛玲的小說,簡直就是文言文。而他的這些學生,將來是準備當老師的。師資培育就已經出了問題,要正本清源,恐怕不是短時間可以做得到的,搶救中文,得要有更長遠的做法。

我在台北縣頂溪國小遇到一群自編教材的老師。這個學校是普通的社區小學,孩子們來自中等家庭,資質參差不齊。他們讓孩子從小白話、文言混著讀,從小學一年級開始,到了三、四年級,讀文言文像喝白開水一樣簡單。


但是,他們可不是主張只背不講的讀經運動支持者,這群讓人五體投地的老師,以兒童的人格發展作為課程發展與課程設計的主軸,國小四年級的「語文社會領域教材」是「文化與變遷」,自編的課本裡,第一個單元是《論語》,第二個單元是洪素麗的系列文章;第三、第四單元是吳明益的〈達娜依谷〉。每個單元又有豐富的附錄文章,包括台灣府志、台灣通志,以及古詩選。在「統整教材」的部分,則是「權力與組織」,課文是各民族的神話故事,以及《史記.五帝本紀.夏本紀》,以及選自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的篇章。


光看他們的教材,很多人也許就先嚇一跳,然後不免質疑:為什麼選這些文章?而不選其他文章?給孩子讀這些文章,背後的想法是什麼?


令人激賞的正在這裡。國小四年級的教學重點是:「理解人與群體的需求,與各種組織型態的關係」。老師心裡有譜,透過教材,他們要一步一步把孩子引到哪裡去?從一年級開始學習認識自己,二年級學習了解他人,三年級要學習表達自我、發展溝通能力,接下來是四年級的認識群體、社會與國家組織。
所有的課程都圍繞著這個架構進行,自然課、數學課如此,兩性教育、鄉土教育,交通安全亦然。坐在教室裡看孩子們上數學課,眼前的孩子自在而認真,他們可以隨時起身到教室的任何一個角落,但是他們沒有一個人會「捨得」放棄正在進行的討論。在連續「飆」了三堂課,全班一起為「○」下定義之後,老師帶著他們複習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概念,於是孩子們意識到,在數學的背後,其實有人、我跟群體的關係。


一個孩子在下課後來到老師面前,跟老師說:「我發現我跟爸爸媽媽的關係,跟今天討論的內容有一點相關。」我忍不住感動落淚。我想:我們都對不起孩子!
領導這個教學團隊的王老師,年屆五十,即將退休,對孩子充滿熱情,對教育界卻是失望的。她告訴我說:每個孩子都可以被帶得起來!問題是,大家都不肯多用心。
搶救中文,如果還在文言文要增加幾篇上面吵鬧,未免格局太小;就像要恢復傳統文化教育,就大力鼓吹經典背誦,未免太偷懶。有識之士,還有更多該做的事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nnis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